核医学和泌尿外科专家:放射配体疗法重塑癌症治疗未来

最新发布的《全球癌症流行病学报告(2024)》数据显示,2022年前列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分别排在全部恶性肿瘤第四位和第六位;是男性第二常见恶性肿瘤,死亡人数排在男性恶性肿瘤第五位。

激素治疗是前列腺癌常用的治疗方式,通过降低男性激素水平,如睾酮,来抑制前列腺癌的生长。抗雄激素治疗通常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会出现激素抵抗性,即激素治疗不再有效。需要新得治疗手段控制肿瘤生长,延长生存期。

近年来,以镥-177为代表的创新放射配体疗法(RLT)给肿瘤患者带来了新曙光,目前已经在前列腺癌和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中证明了其疗效和安全性。

放射配体疗法,实际上是一种偶联药物,是将放射性核素的螯合物偶联在能够与肿瘤特异性结合的分子上,进而精准识别并杀死癌细胞。它犹如具备精准打击肿瘤细胞能力的“肿瘤定位导弹”,实现了对癌细胞的精准打击和高效清除。

中国医学科学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霍力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核医学诊疗一体化的发展,以放射配体疗法为代表的放射性药物极有希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支柱,改变癌症治疗的未来。

已成功用于转移性前列腺癌治疗

放射性核素不止一种,为什么镥-177能成为“天选之子”呢?因为镥-177可以发射β粒子辐射,穿透厚度约为2 mm,能够有效辐射肿瘤病灶部位并引起细胞DNA断裂,从而杀死癌细胞。镥-177的辐射只能传播一定距离,因此这种治疗方法对病灶周围组织造成的损伤有限。即使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全身,配体也可直接将放射性核素导入表达特定标记物的癌症靶细胞。

此外,镥-177的半衰期约为6.7天,可以满足药物生产、运输的时间从而提高疗法的可及性。但是,只有镥-177这个“炸弹”并不行,还需要为它安装一个“GPS”定位系统,成功将“炸弹”导向肿瘤病灶才能成为“肿瘤定位导弹”。

这就不得不提到放射配体疗法的另一组成部分——靶向配体,靶向配体会与癌细胞上的特定标志物或受体结合,结合后放射配体会通过内吞作用被内化到癌细胞内,在肿瘤细胞内持续释放治疗性核素,从而达到抗肿瘤疗效。

放射配体疗法药物的结构和作用机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徐涛教授介绍说,放射配体疗法目前已经被成功用于晚期转移性去势前列腺癌(mCRPC)的治疗,这主要归功于对PSMA——即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的研究,这是一种表达于前列腺上皮细胞的前列腺膜特异性结合蛋白,被证实广泛表达于前列腺癌,同时约80%的前列腺癌患者存在PSMA过表达,且PSMA的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的疾病进展高度相关。

2022年起,放射配体疗法陆续在美国、欧盟和其他国家被批准用于治疗既往经ARPI和紫杉烷化疗进展且PSMA阳性的mCRPC成年患者。这种疗法的问世,解决了mCRPC患者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难题,其获批基于关键III期VISION研究结果,该研究中放射配体疗法药物同时达到总生存期和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两个主要终点,与标准治疗相比,降低了患者38%的死亡风险和60%的影像学进展或死亡风险。

极具挑战的RLT供应链

在放射配体疗法这一赛道上取得成功,研发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放射性同位素需要在特殊的核反应堆或发生器中生产,然后运往生产设施,通过一种称为放射性标记的化学过程将放射性同位素与肿瘤靶向配体结合在一起。合成品通过质量检测后,会被包装到特殊的铅屏蔽容器中,作为“即用即给”的放射配体疗法运往医院或诊所。

整个生产运输过程中,放射性核素独有的“半衰期”给药物的临床应用带来了巨大的供应链挑战。以目前诺华获批的两种药物为例,治疗前列腺癌的放射配体疗法药物有效期从出厂开始算起只有120小时,治疗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放射配体疗法药物则更短,只有72小时。

有限的有效期,要求从生产到使用的整个过程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以确保药物疗效。这对质量控制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不仅要确保药物的快速生产,还要保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高标准和一致性。

与此同时,对运输过程中时间的精准度和速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任何生产或运输过程中的中断或特殊情况,如海关检查、天气影响等,都可能导致药物失效,从而延误患者的治疗时间。

因此,需要精心规划治疗的时间计划,以及针对不同地区(尤其是较远地区)的运输策略和物流管理,确保药物能够在有效期内安全、准时地送达医疗机构。

用技术优势和生产能力推动RLT发展

为了解决放射配体疗法药物短暂的生产供应周期限制问题并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诺华在全球范围内布局放射配体疗法生产基地,构建了一套完善的物流体系和服务体系,以确保药物的稳定供应,满足全球患者的需求。

在中国,诺华于2023年12月宣布投资超过6亿人民币在浙江省海盐县建立新的生产基地,已于2024年7月奠基启建,预计2026年底投入运营。

这一系列关键布局确保了诺华能够迅速响应市场需求,实现“120小时”的黄金救治时间。目前在美国,按照治疗计划接受放射配体疗法给药的患者比例已经接近100%,为肿瘤患者争取到了宝贵的生命希望。

万思瀚博士在202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中,提交了“建设有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惠及中国患者”的政策建议;除了将于2026年底启动并投入运营的浙江海盐放射配体疗法生产基地,诺华已在中国开始了多项放射配体疗法的临床研究,涵盖后线和前线前列腺癌治疗及其他早期管线产品;2024年放射性药物创新发展大会上,作为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放射性药物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诺华承诺利用其技术优势和生产能力,推动中国放射性核素行业的进步。